鱼的消化系统主要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。软骨鱼类的直肠开口于泄殖腔,泄殖腔是直肠末端略微膨大而成,输尿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腔。泄殖腔以单一的泄殖孔通向体外。硬骨鱼类的直肠末端有独立开口的肛门,位于生殖孔之前。
消化道分为口腔咽、食道、胃、肠、泄殖腔(软骨鱼类)或肛门(硬骨鱼类)。
1、口咽腔:鱼类的口和咽没有明显界限,出现鳃的部位为咽,其前方为口腔,一般合称为口烟腔。口烟腔内有齿、舌和鳃耙等构造,它们都因鱼的食性而不同。口裂的大小及形状与食性和摄取饵料的大小有关。肉食性鱼类,如狗鱼、鲑鱼和鲈鱼等,口裂一般都很大;杂食性和植食性鱼类则相对较小。鱼类的口由上下颌围绕而成,鱼类已经进化为有颌类动物。上、下颌虽然有牙齿,但只有捕捉和咬住食物的作用,无咀嚼功能。牙齿的性状多样,形状与食性有关,肉食性的牙齿较尖,食草性的草鱼牙齿,如咽喉齿有栉状突起以切割水草。
2、大多数鱼类食道很短,内壁具有黏膜褶,以增强扩张能力。食道壁粘膜层的腹层上皮中有丰富的粘液分泌细胞,能分泌黏液以辅助实物吞咽,有的还有味蕾。少数无胃鱼类的食道还能分泌消化酶。食道的肌层发达,以环肌层较厚,外边的纵肌层较薄,均为横纹肌,在与胃交界处有食道括约肌。
3、胃紧接食道后面,为消化道的膨大部分,靠近肠的一端为幽门部,两者之间为胃底。胃的大小与食性有关,草食性和杂食性鱼类的胃分化不明显,但肠管较长。肉食性鱼类不仅有胃,有些硬骨鱼类在胃与肠交界处还生有幽门盲囊的突起。其机能一般认为与分泌和吸收有关。幽门盲囊的数目可作为分类的依据之一。有的鱼类甚至无胃,如许多鲤科鱼类。胃壁的组织结构与其他脊椎动物相似,从内向外依次为粘膜层、粘膜下层、肌层和浆膜。黏膜上有分泌粘液、胃蛋白酶和盐酸的各种细胞。有些鱼类在胃底的黏膜褶深处增厚而形成简单的或分支的管状腺,由许多起分泌作用的腺细胞组成,开口于凹镉处。腺细胞和其他脊椎动物胃腺的主细胞相似。胃腺细胞富有粗面内质网,基部含有酶原样的分泌颗粒,可通过胞吞作用从细胞顶部释放出来。一些鱼类的幽门部没有分泌作用,而又丰富的血管,可能有吸收作用。肌层由平滑肌组成,内层为较厚的环行肌,外层为薄的纵行肌。环形肌在幽门部特别发达,形成幽门括约肌。
4、鱼类肠的分化多数不明显,软骨鱼类可明显辨出小肠和大肠两部分,小肠又分为十二指肠和回肠,回肠内具螺旋瓣,螺旋瓣增加了肠的吸收面积,并起到延缓食物向后移动的作用,这种以螺旋瓣来增加吸收面积的方式是一种原始的方式。大肠有分为结肠和直肠。硬骨鱼类的肠内一般无螺旋瓣。
软骨鱼类的直肠开口于泄殖腔,泄殖腔是直肠末端略微膨大而成,输尿管和生殖管均开口于此腔。泄殖腔以单一的泄殖孔通向体外。硬骨鱼类的直肠末端有独立开口的肛门,位于生殖孔之前。
鱼类肠道的上皮起源于内胚层,其他结构来自中胚层,位于鱼体腹腔内,接于食道(无胃鱼)或胃(有胃鱼)后,止于肛门,是行使消化吸收功能的重要器官。鱼类肠道虽不像高等脊椎动物那样有明显分化,而是有相似的细胞组成,没有消化吸收功能上的严格分区,但其组织学特点与其消化功能也存在许多一致性,显示了这种适应性。
鱼类肠道组织可分为四层,即粘膜层、粘膜下层、肌肉层和浆膜层。
粘膜层的上皮由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构成,其间散布不少杯状细胞。杯状细胞能分泌消化酶,且分泌黏液,借以保护上皮细胞而润滑食物使之易于通过。柱状上皮细胞起吸收作用,边缘具有线状直纹,称为纹状缘,即电镜下所见的微绒毛,这种结构可以增加吸收面积。肠道是体内最大最复杂的免疫器官。近年研究发现,肠道营养可保护肠道黏膜和免疫系统,有调节免疫细胞活性和细胞因子产生等作用,可减少感染等并发症和降低死亡率。鱼类肠道前、中、后部组织结构基本相同,其差异主要表现在粘膜层,其中皱褶的高低和疏密、上皮细胞的高低与纹状缘的发达程度,以及杯状细胞数量的多少等方面,差别较为明显。研究认为,肠道粘膜不仅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,而且还是一道防御屏障。
鱼类肠道是一种管状的消化器官,其功能可以概括成如下几个方面:
第一、储存:鱼类肠道接受由胃或食道来的食物,故有容纳功能。这在无胃鱼更显得重要,这类鱼的肠道前段常见有膨大部分。肠道还将食靡逐渐向后推送,逐渐完成消化作用,执行着运输功能。另一方面,营养物质必须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管和淋巴管后才运送到全身各处。
第二、消化:动物营养的首要过程是消化,鱼类不如高等的哺乳类,本身没有肠腺,只有肠上皮杯状细胞分泌一些酶类,所以,消化酶遍布于肠道。鱼类肠道同样存在着蠕动、分节运动、摆动等运动,这些都有重要的消化意义,而微生物消化不如哺乳动物特别是反刍类重要。肠外器官如肝胰腺等通过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帮助肠道完成消化作用。